从新安县城出城,往西北方向沿着官道行约10里,是西乡的岭下山,岭下山南边山脚下有一村庄名为上合村。

在万历朝以前,上合村因离海太近,这里又地势平坦、良田众多,曾饱受倭患之苦,是倭寇经常光顾洗劫的地方,曾一度人丁稀落、田地荒废。

万历元年(公元1573年),为防范连年猖獗的倭寇和海盗,朝廷分东莞,编户五十六里立新安县(今深圳市和香港),并将东莞守御千户所所在地南头扩建为新安县城。

为让新安这块珠三角的富足之地重新兴旺发达,朝廷又采取了一系列的移民政策,大量曾经失去了土地的农户、军户被安置到了新安,从事官田、军屯的复耕生产。通过自己的努力,少量流民在这里又重新获得了田地。

因毗邻新安县城,上合村属于最先再度兴旺起来的村庄,这里又呈现出了一片繁荣的景象。

上合村一带,最富裕的自然得数村北岭下山脚的文员外家。

文员外大名文炳荣,原为莞城一富商之子,家境殷实。

其父因仅有文炳荣一独子,对其期望很高,从小就送他求学,期望他能考上功名以光耀门庭。

无奈文炳荣无心向学,只好玩耍,一连考了几次都未能考上生员,不过,在所谓的求学过程中,善于交际的他狐朋狗友倒是交了不少。

隆庆二年(1568年),其父病逝,次年其母亦撒手人寰,无人看管的文炳荣更是绝了向学的念头,开始胡作非为,整天眠花卧柳,不务正业,家道逐渐中落。

万历元年(公元1573年),新建新安县城,文炳荣一狐朋狗友被募为首任新安县令的幕僚,便劝他至新安一带来寻找机会。

文炳荣一咬牙,变卖了莞城的家产,趁当时新安初建,地价便宜,就花了800两银子在上合村购置了一倾良田,在此安了新家。

不久,文炳荣又干脆花了500两银子,捐纳了一七品冠带,成功晋级为官绅阶层。虽无实职傍身,但此时文炳荣俨然已有资格与各路官绅交往,人称文员外。

事实证明,文炳荣的那一步决策是对的。

十多年过去,原本已家道中落的文炳荣又发达起来了,在他的巧妙经营下,他现在已拥有了田地数倾,家资巨万,家仆十来人,名动西乡,在整个新安也有薄名。

文炳荣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。

不知道是不是早年眠花卧柳过多的缘故,年近40的他已娶了一妻三妾,但经过多年的耕耘,却还是无后。

这让文员外很是不甘心。

在他看来,自己之所以无后,是因为那些妻妾不给力。因此,为了让巨万家资有人继承,文炳荣又在谋划娶第四房小妾。

文员外的第四房小妾已有了合适的人选。

四个多月前,文炳荣在查看自家田地时,无意发现佃户张老汉家女儿张喜娥长得肤白貌美、身材高挑,虽然年仅十六七岁,但已出落得人才出众,尤其是那细腰肥臀一看就是生娃的好身板。

文员外一看到就动心了,他立即就请了媒人上门提亲。

在文炳荣看来,以自己的家资、身份、地位,再加上不菲的聘礼,虽说是做小妾,但张喜娥应该也是手到擒来的事情。

但事与愿违,张老汉一家竟然拒绝了,声称女儿以许配给了村东头林家后生林祥伟为妻,待年后便会迎娶过门。